中国只有改革经济学家吗

答案随着枫叶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答案随着枫叶飘文集最新章节!

    买了份2月9日的南方周末,翻至“视点”栏目,中国改革杂志主编新望先生的一席话,引起我的注意。新望先生认为“改革经济学家”非但无罪,而且有功。对此我无异议。他又说:“中国的经济学家根本不能用主流、非主流这些词来度量。截至目前,中国经济学家只有一类,那就是中国特色经济学,即改革经济学家。”这种以偏概全的和稀泥观点,我不敢苟同。

    中国经济学家真的“只有一类”吗?的确,今天没有谁会主张计划经济了,改革已成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改革”这似乎是细枝末节,无关痛痒。其实不然。秦晖先生打过一个精辟的比方:某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赞成分家,这没有争议;但究竟是大家长卷走大部分财产,还是通过公共选择合理分家呢?两种不同的方法,有着根本区别。简言之,前者是不公正的“伪改革”后者才是公正的“真改革”

    正是在“怎样改革”这个紧要关头,经济学家立场迥异。

    与秦晖先生相反,某主流经济学家有所谓“唾沫论”:“公有制好比一只碗,我往里面吐口唾沫,这样别人就会走开,碗就成我的了。”这与其说是改革经济学,不如说“改革”了经济学!如此离奇的“经济理论”自然遭到了有良知、有学养的经济学家的批判。请问新望先生,对存在根本分歧的双方,能用“改革经济学家”一言以蔽之吗?再请问,您提及的孙冶方、顾准、薛暮桥等改革经济学家,会认同“唾沫论”“腐败有利论”吗?

    新望先生自己也承认,国企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内部人主导”“自己定秤自己做买卖”很不公平。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该知道“自己定秤自己做买卖”岂止“很不公平”而是彻底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其实质是某些管理者上下勾结、滥用权力,大肆侵占国有资产,随后拿着抢来的本钱发家致富。这当然不应归咎于“主张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家”然而那些打着“产权改革”漂亮旗号,却鼓噪“不公正改革”的经济学家,恐怕不能免责吧?不信去问问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国外经济学名宿,可会替“寻租”炮制冠冕堂皇的“理论”?

    主流、非主流的划分确有不妥,但分清何谓“伪改革”何谓“真改革”;谁是“改革经济学家”谁是“伪改革伪经济学家”十分必要。还有种怪现象值得警惕:你一质疑“怎样改革”就会被戴上“否定改革”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