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脸得趁早

答案随着枫叶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答案随着枫叶飘文集最新章节!

      诗经•相鼠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意思说“人如果不要脸,就赶快死掉!”我以为诗人出此恶语,恰好证明世上不要脸的居多,没准他是吃了这帮人的亏才愤怒成诗人的。本来嘛,侍候这张脸多费事!往上贴金,破财;打肿了充胖子,玩命;恬着挨上司的冷屁股,窝囊如此灰头土脸,依我看,干脆不要拉倒。李宗吾说厚黑学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概括起来就三个字:不要脸。修炼到这等境界并非朝夕之功,所以,不要脸得趁早。

    “早”有两层含义。一层指年纪,君不见现今少年作家满天飞,三岁小孩都敢出书?甭管文笔有多烂,关键是舍得下脸,先套来大把银子再说。有人笃信大器晚成,对脸面也恋恋不舍。糊涂,古往今来有多少大器,真当自个儿是块美玉待价而沽呢?然而岁月无情,脸面的牢固系数又与之成正比,越老越抹不开,有些老人家出点事就嚷“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让他们不要脸,等于索他们的命。即便终于咬咬牙豁出老脸,也为时晚矣。例如近些年流行身体写作,作者多为美女,青春年少有姿色,只要克服心理障碍自曝隐私,名利手到擒来。倘若等到绷着张皱巴巴的脸皮去卖老来俏,除了泛起大片恶心,还会有什么效果?

    可见不要脸的德性应及早培养,最好从娃娃抓起,至少年轻时要下苦功,经过历练方能达至化境。其实想通了就那么回事,脸早晚是不要的,早些不要还能在起跑线上占优势。成名就不该顾及脸面,像韩信同志,为了生存压下少年英气,硬生生钻泼皮的裤裆,以当下脸面的小成本,换取日后功名的大收益,这笔账多划算。

    “早”的另一层含义指比别人快一步,即先下手为强。现在是信息年代,效率决定胜负,该出手时就出手,犹豫不得。人家都不要脸了,你还信誓旦旦地做君子,不是明摆着我为鱼肉嘛!这里又要拿韩信同志说事了。手握重兵时有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他扭扭捏捏顾及君臣之义。时不我待,等真动起谋反之心,机会早已溜走,只能在未央宫里束手就擒,最终脑袋搬家。

    你说韩信笨不笨,当年不要脸的精神哪里去了?不要脸贯穿一生、覆“脸”难收的,岂有半途洗心革面之理?这一点上韩信的主子刘邦堪称高手,项羽曾将他老爸抓起来威胁道:“你若不降,我就烹了他!”刘邦嘿嘿一笑:“项王一定要烹,就分我一杯羹吧!”流氓出身的刘邦非但自己的面子抛却不要,连老爸的肉都甘愿搭上。后来汉军围困楚军于垓下,刘邦绝不学鸿门宴上妇人之仁的项羽,他穷追猛打,逼迫项羽身首异处——硬撑大丈夫的项羽,还是没保住这张脸。

    结论是,刘邦将不要脸进行到底,既灭了死要面子的狡兔项羽,又收拾了假要面子的走狗韩信,神气极了。所以关键时刻万万不能犹豫,否则被别人抢先,再想不要脸可来不及了。还是曹操说得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用现代话说乃是:与其别人不要脸,不如我不要脸;与其晚不要脸,不如趁早不要脸。同志们,经验教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