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丁哲文集最新章节!

      对玉的喜爱,由来已久。

    像一个生长在海边的人,会有幸看到海市蜃楼一样,作为一个生长在玉之故乡的人,我很庆幸能有机会看到玉之精灵。

    我在一副清明上河图的玉雕前站定。一叠声啧啧,这可比图片上恢弘多了。友人说,这是一整块石头,雕刻了好几年才完成的。墨黑的底座,衬着清白的图案,古朴幽雅。细看去,弯弯的拱桥,桥下水波涟漪,桥上游人如织,或悠闲,或急促,都看得逼真。漂流的船只,豪华的,上面有着亭榭式的顶,普通的,瞧得见船工曲身划桨的背影。沿岸雕栏的房舍,葱茏的树木一目了然,一派雅致怡然又繁华热闹的美景。我仿佛被带到那个朝代去了。“先看别的吧,最后重点看这个。”友人拉下我的胳膊。我回过神来,也被自己的痴迷弄笑了。

    一位年轻女孩儿,拿着相机,不停拍照。这么多精美玉雕,摄下来,真好。我也注意到一件奇怪事情。她撑了一把伞。外面阳光灿烂,晃得人睁不开眼,而展厅里,阴凉清幽,她也太让人纳罕了。照相时,她端着相机,脖颈和右胳膊夹着伞,甚是别扭。她把伞递给身旁的男孩,示意怎么打,我才明白,她是恐灯光太强,照片出来失真,撑伞挡光的。真是一个唯美的人,我不由微微地笑了。

    印象中的玉器,多是晶莹温润的玉镯,戴在古典仕女纤纤的腕上,摇着细步,迎着清风,盈盈走来,如一缕柳絮,如一抹月晕。或是小巧玲珑的玉佛、玉观音挂件,佩在富家子弟的颈前。抑是玉壶、玉炉之类的,着拿都需轻巧细致,象笼着雾,象捧着雪儿。隐逸的菊,高洁的荷,和玉孪生姊妹似的,与生俱来溢着一种清逸的秉性。我久久地凝望一朵白菊,脑子里反复一个声音,怎么这样好看啊,到底是玉儿还是菊花?碧绿的荷叶蓊蓊郁郁,粉红的藕花嫣然开放,香远益清就是这种意境吧?这么美丽的花开在池塘里尚令人惊迷,我简直有点怀疑了。懂行人员告诉我,这全是天然玉石雕成的。我只有连连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了。一路走去,翠玉之晶莹,白玉之温润,碧玉之醇厚,黄玉之绵软,那份水灵玉秀,可谓大观园的姑娘们,一个比一个俊美,一个比一个娇俏。罕见的宝石饰品,清澈的水晶观音,那种巧夺天工,真让人觉得是天外来客,绝妙得无词形容。

    一帧把酒话桑麻惟妙惟肖,青绿桑叶上,挤满了蚕宝宝,青的蚕,白的茧,褐的蛹,如真的一样,可爱又好玩。挨膀的老太太头抵在玻璃上,一边看,一边嘿嘿直乐,她老伴走过来,她仍笑着,指着,你看,那山道上走的人,多多啊,有背着东西的,有扛着东西的,有俩人抬着东西的,那还有一条小狗,撵着人,跑得多快!我一瞄,也止不住笑了,人勤春来早,真是栩栩有趣啊。

    纵观起来,紫玉是不多的。但那种淡淡的若隐若现的紫,如烟似雾,可谓绝唱。紫气东升最需慢慢去领悟,如一首好诗,吟诵后悠悠地回味。

    我对友人说,以前形容衣服颜色,喜欢用玉色,心里想着是那种淡淡的莹莹的绿,以后可就不好办了。浅紫的,粉红的,鹅黄的,乳白的,还有碧绿,泥褐,没想道玉的颜色这么多。友人会意一笑。

    静坐房间回味古都玉展时,我才想起临走时只顾感慨,竟忘了细赏清明上河图。难道,温润的玉,果如一位美人,不但引人遐思,还要摄人魂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