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趣儿

杜君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杜君鹏文集最新章节!

    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家乡的山,我们管她叫老北山的山,穷山恶水的,是没得什么可吃的。

    像被榨干了奶水、又风烛残年的老母亲——穷得可以:据村里上了岁数的乡亲讲,解放前,山上除了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石头外,有的大概就是荒草了。要矿藏没矿藏,要柴火没柴火,要特产又没特产。硬要找的话,跑上半天,找到的不过只是一两丛野生的灌木。后来解放了,才栽上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这我是知道的,从小,在我的记忆里,有的只是粗粗细细的树木。极粗的树,像大寺(家乡一个古老的寺院)门口上千年的白果树,要七八个人手拉手能搂住的,跑了很多地方,从没发现一棵。

    家乡的山,层层叠叠的。靠前的一层薄山,是属于村委的,像蛇山、尖山,光秃秃的——这两座山离我家有三四里远。剥落了水银膜的镜子一样,太阳下幽幽反光的,净是大大小小的山石,像极了遭遇冷落的冤妇哀怨的目光——石头特多,土,自然少得可怜,种不了树的。要不然勤劳的乡亲们是闲不住的,山上肯定早就遍地是绿荫了——我家乡现在不管平地山上、路旁地头、房前屋后,沟沟坎坎,风韵卓著的都是婆娑的树影。

    山上除了石头,就是纤纤细细的小草,自然没什么特好玩的地方——你想,我们放牛都不去的地儿,能有趣儿吗?硬要说的话,唯一的好处是蝎子特多——这些山上石头多,自然是那些弱小的动物的乐园。再有,就是蛇。但我们是不怕的,每次上山,都带着“棉头镢”(一种窄窄长长的小镢头),既可以用来翻石头,免却弯腰之苦,又可防蛇,两全其美。

    小时候,中午放完学,我和几个极要好的小伙伴,撒开脚丫子往山上跑,为的是凑这些点滴时间逮些蝎子——攒够几两可卖十几元的,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一家几口花上月儿四十的。既给父母补贴家用,又可以攒点儿“小体气儿”(私房钱)。时间紧,逮上十几只,就装在塑料袋里,回最要好的伙伴广哥家去。吃完午饭再去上学,也是不晚的。

    当时很佩服广哥——他上山,除了和我一样带只筷子做成的镊子外,往往还带着一面小镜子、一根带钩的铁丝。山石上缝缝隙隙的,对着太阳光,用小镜子一照,里面啥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有蝎子,用铁丝钩轻轻一“荷捞”(轻轻的拨动),蝎子就乖乖就擒了——这时是不能用大劲儿的,否则蝎子不是被捣得稀巴烂,惨不忍睹,就是缺胳膊少腿的,少卖钱。

    我技术不行,往往发现了蝎子,就“吱吱唠唠”地喊广哥帮忙。广哥不论多忙,哪怕正逮着蝎子,也会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帮我“这样这样”连示范带说教的。干完了,再回去接着干自己的活儿。即使蝎子跑了,也是不生气的。山里人没那么小气。

    更多的上山机会,都是在星期天,或者放了暑假以后,有时间进深山里去放牛,或者干脆疯玩。

    我们尽兴地在山野上疯着、闹着,把所有的激情和快乐,都挥洒在飘满花香和果香的山坡上。

    没我们不敢去的地儿。我就是个“猴头精儿”(家乡人很精辟的一个词儿:往往指那些特调皮、特捣蛋、又特勇敢的,敢于上危险地方去的那种男孩子)。

    初春,我想方设法,小心地攀上陡峭的绝壁,只为摘美丽的杜鹃花儿——这是种很美的花儿:浅红的颜色,薄薄的花瓣,让人不忍采摘。但有时候人是禁不住诱惑或怂恿的,小孩子更甚。在小伙伴儿们敬佩的目光和羡慕的惊叹声中,我洋洋得意的把采来的杜鹃分给他们——勇敢的小孩儿,不只是敢于冒险。更重要的是,处于危险境地,要有的那份机敏、细心、耐心和沉稳——缺少这,不去逞能也罢。生命毕竟是最重要的,给予人的仅仅只有一次。

    夏日,挂满鲜红果子的山楂树,的确够诱人的。平坦地方的山楂早已被人摘光,只剩下那些生长在或远、或陡的地方的山楂没人摘——一是远,一是危险。我们就成群结队的,向着遥远或危险进发——呵呵,不达目的死不罢休哟。这些地儿,往往潜伏着危险——大大的指头粗细的黄马蜂,或者盘起来簸箩大小的蛇,最眷恋密密的树阴。我们就用长长的木棍儿绑了很多的柴火,烧了马蜂窝;用密如牛毛般的石头雨,赶走大蛇——“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你也跑,保命要紧——不跑砸死你。

    秋天,我们仰脸欣赏着变换的雁阵,高唱着“大雁大雁推小车,越推越拐弯儿;大雁大雁推扁担,越推越好看”的童谣,向深山进发。你还猜对了——我们这群“猴头精儿”上山肯定不干好事儿,我们是去饱口福的——满山的野果,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儿,我们呆在教室里,都快憋出病来了——咋,馋得呗!满校园都是从山上飘来果香。鼻子恁尖(灵敏)哪?可不是,想野果想的!傻样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谁不知道果子熟了呀?

    这下野果树可遭殃了——“出出溜溜”我们猴儿样攀上大树,骑在树枝上。摘了果子,塞嘴里,大嚼特嚼,恨不得把树叶也啃光。不会上树的,我们蛮大方的摘了果子扔给他们——看他们没出息的馋猫样儿:恨不得把果核都吃了。树上的伙伴,把满嘴咀嚼的果肉笑得漫天飞舞。临走,恨不得把树叶也摘光了。把兜子、袋子都塞得鼓鼓囊囊的,顺便给爹妈捎个包儿,让没时间、也没工夫上山的父母也尝尝鲜。

    就是山峡里清澈见底的小溪,也充满了趣味儿。

    我们疯够了、玩儿累了,就稀里哗啦地从山上溃下来,松松垮垮地躺在小溪边的大石头上歇息。

    或者,干脆脱了鞋子,下水摸鱼儿、扒螃蟹。清凉、洁净的水,什么也别想从眼皮子底下溜走。更不用说我们这些眼疾手快的半大孩子了——就是只鸟,不注意,也逃不出我们敏捷的手掌心儿。

    太阳的余辉,把山山水水都染得金黄金黄的,很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我们就用长长的山草,绑了蟹,串了鱼儿,金孩童一样,快快乐乐地,跑回家去。

    当然更多的上山机会,都是在暑假的四十多天放牛的日子里,我们恨不得把山上的天闹破。

    ——那时候,才叫真自由、真快乐!

    冬季悄然来临了,遥望被大雪覆盖的群山,心里充满了憧憬和渴望:冬天过后,还不又是充满魅力的春天呢

    不知不觉间长大了,有了工作。唯一的遗憾,就是再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常上山去疯玩了。

    也罢,即使偶尔想想,也是让人忍俊不禁、万分高兴的事情呢。毕竟美好的事儿,是值得回味、耐人咀嚼的!

    想着、念着老北山的好,生命里就充满了温馨、浪漫、快乐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