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溪口行

蝶衣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蝶衣君文集最新章节!

      溪口,因武岭头与剡溪南岸的笔架山对峙,形成溪流溢口,故名溪口。有着千余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汉代,便享有“海上蓬莱”的美誉。相传一代书法宗师王羲之即归隐于此,而蒋氏父子更使其成为闻名遐迩的观光旅游圣地。

    当你步入街东,迎面便是一城楼,两侧均书有“武岭”二字,分别为蒋介石和于佑仁所题,称“武岭门”街左武山上筑有文昌阁,紧畔剡溪,为当时文人学士聚会、拜祭文昌帝君之处。登阁倚窗,远眺群山苍翠葱绿,近观剡溪碧波潋滟。两岸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街右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余处蒋氏遗迹,如“丰镐房”、“玉泰盐铺”“摩诃殿”“小洋房”“武岭学校”等等,均是白墙黑瓦,飞檐翘瓴。前人曾经这样描述:“众山环翠,群涧澄练,民居宛若桃源仙境”事实上,当我步入溪口古镇时,亦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

    离开古镇,驱车来到享有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四明第一山”之称的雪窦山。相传宋仁宗曾梦游此山,故又名为“应梦名山”沿位于山脚的弥勒佛道场——雪窦古刹门前小径拾阶而上,走至半山腰,只见千韧绝壁拔地而起,相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即出于此。转过崎岖的山路,回眸眺望峭壁,但见一条银练飞流直下,如九天玉女梳理机丝,又似玉龙腾空奔泻,撞击突兀的巨岩,顿如飞珠溅玉,在熠熠阳光折射下,宛如五彩缤纷的水幕电影。这便是以雄奇、壮观而名闻天下,并被宋真宗赐名“东浙瀑布”的千丈岩瀑布。崖顶西首建有“飞雪亭”可坐观飞瀑。王安石曾留下了:“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的诗句。

    从御书亭经百步阶至千丈岩底,潭旁筑有仰止桥、午雷亭。飞流在这里撞击成潭,潭水清绿透澈,在这初春时节却很有些寒气逼人。人伫立桥上,烟霭的水气扑面而来,仰望飞瀑,却似雷霆万钧般惊心动魄。午雷亭旁有摩崖石刻“烟声”两字。

    沿山路继续向山顶走去,不多会儿便来到了久负胜名的妙高台。其因有峰突起,截出万山之表,故称“妙高台”台前为三面凌空之悬崖峭壁,下临百丈深渊。登雪窦绝顶俯视,唯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堪称雪窦胜景一绝。而到达山顶之时正逢云绯初开,凭栏极目远眺,但见松涛如潮,群岚叠影,微风拂面处湖光山色恰似风情万千之秀丽女子。有诗云:“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据蒋氏宗谱记载:蒋介石九岁时登雪窦绝顶,见妙高台而爱之。得志后便在这里建下了这座中西合壁的别墅,自题堂额为妙高台。而这里也是曾被幽禁于雪窦山的抗日将军张学良经常来游览和赏月的地方。1949年1月,蒋介石因发动内战失败而被迫下野蛰居溪口之时,这里又成为他的临时指挥中心。一时间,使得小小的妙高台成为全国瞩目的地方。

    踏着斯人的足迹站在妙高台前,又怎能不令我思绪万千?可叹人世间的沉浮不过是过眼云烟,纵使当年何等叱咤风云的人物,到头来还是不可避免一抔黄土的命运,那茫茫尘世真的还有什么值得你我执拗与不平的?这样想来,顿觉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