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在童年的快乐之乡之二

冬之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冬之蝉文集最新章节!

      一个行政村有二十来个自然村,我们的车要穿过七个自然村才能到达爷爷、奶奶的坟地;再绕过四个自然村就到了外公、外婆的长眠场。

    我们的车在村前穿行,隔十来户人家就能看见几个跟我们一样,从外乡回来探亲或扫墓的人。他们或着皮甲克、或穿羽绒服、或披羊绒大衣、或蹬高筒皮靴,在屋里屋外忙乎着,脸上都挂满幸福的笑容,小车就停放在自家门前土台上的泥泞中。他们讲究的穿着和价格不菲的自驾车,与自家低矮的瓦房,门前狭窄的山路,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我的家乡湖北tm市,曾是江汉平原上最富裕的县级市,它曾以“五花之县”闻名全国——啤酒花(jl牌啤酒风靡全国时,还不知金龙泉啤酒为何物)、塑料花(tm工艺美术厂生产的塑料花曾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黄花(农业部主要的黄花菜生产基地)、棉花(湖北最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区)、状元花(该县以每年有一千多人考上重点大学而著称),这五花曾是全县人民的骄傲,外出求学和工作的人,都以自己的家乡是五花之乡而无比自豪!

    可是现在,山水依旧,风光不在。

    啤酒厂倒闭了,工艺厂停产了,黄花菜绝种了,棉花绒变短了,学生们虽然仍旧拼命地读书,但没有一个学成之后愿意回来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

    如今,我的家乡竟然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市,据说,市里的主要领导都以能找国家或省里弄来扶贫救济款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参数。而这些扶贫款弄到手后,并没有拿来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或是为乡亲们提供优良的农作物种子,而是全都用来发工资、养小车了。可悲啊!更可气的是,据说凡局级以上干部,若他们夫人所在的单位倒闭了,这些夫人们便可以天天在家里玩着领财政工资了。不用上班白拿工资,老百姓如何能不怨声载道啊!

    在我的家乡,只要家里有孩子读书,做父母的多半不会盖新房,他们都会把钱攒起来让孩子求学。有的甚至还卖掉祖屋让儿女们读书,轻农重学风气之浓厚,让外人难以想象。等孩子大学毕业了,不少父母也就随子女住到了城里;少数考不上学的,长大后也外出打工挣钱去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不愿跟孩子们进城的老人和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因此,乡亲们曾戏言:“村里连个能抓强盗的人都没有。”至于路,就更没有人修护了。

    所以,村里的冷清、凋敝可想可知。等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来过年热闹热闹,真是让乡亲们一年到头盼红了眼啊。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6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我们这个只有300来户人家的小山村,考走了近500个大中专学生(中专生占少数),一家出三四个大学生不算稀奇,有的兄妹五人,个个是大学生。就这么个小村,留学日本、美国、加拿大的都有。我真不知这是家乡的骄傲还是家乡的不幸。因为村子里的人烟越来越少,被抛弃的房屋越来越多,荒芜的田地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