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蛐大战师生情

冬之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冬之蝉文集最新章节!

      讲台的左上方挂着大彩电,彩电下面的空间按照惯例用来堆放清洁工具。每学期学校发五把扫帚。我这些学生啊要么来自农村,要么父母双方有一方下岗,家庭经济都不宽裕。所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勤俭节约。从高一到高三,我们班一共领回来25把扫帚,除非是磨损的实在不能用了的——扫帚成了“光杆司令”学生们绝对不舍得扔掉,全部堆在墙角里。说是万一学校下学期不发扫帚了或是全校性的大扫除都用得着。做学生的如此,我这做老师的也不好逆大众之心。于是,二十来把扫帚围成帐篷形状立在墙角的电视正下方。有近十把因为太靠近墙壁,已经好久没被使用了。

    今年夏秋之交,先是连续十来天的雷阵雨,据说还有人藏身霹雳之下。后来就是近半个月的高温干旱——这高温天气人畜痛苦难耐,可是蚊虫们却欢欣鼓舞、繁殖异常。城郊的农民有近40%的田地减产或颗粒无收。城里人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家里装着纱窗,天天喷杀虫剂,晚上还点上蚊香,结果仍然无法安睡。天一见黑,成群的、无孔不入的蚊子像蜜蜂一样“嗡嗡”乱叫,所有人身上都有被蚊虫叮咬过的寻麻疹似的密密麻麻的红疙瘩。

    到学校上晚自习,那滋味就别提了。各种知名不知名的蚊虫,在教室的上空盘旋。因为讲台上的灯管最多、最亮,站在讲台的我自然成了蚊虫们攻击的最直接的对象。有时给学生讲课,兴致正浓,一只大飞虫便会“嘣”的一声,撞在我的脸上或胳膊上,生疼生疼。从小就怕虫子的我,也顾不了师道尊严了,在讲台上又叫又跳,学生们全都笑成一团,教室里的秩序乱成一气。特别是有时某种带甲壳的大虫,竟然叮在我的背上不肯下来,而且还能感到它正顺着背沟往上爬呢,令人毛骨悚然。我拿着手里唯一的武器——教案,反过手对着背心一阵乱拍,整个教室里学生的哄笑声、助威声、讥讽声此起彼伏(我想从此,他们一定不会像从前一样尊重我了)。更可气的是那些围着我转圈的虫子,在我眼前以五秒一圈的速度“扑”的一下飞出去,等我刚刚放松警惕,酝酿好情绪准备给学生开讲时,眨眼工夫它又飞到眼前一晃,挑衅似的煽动几下翅膀快速飞走了,让人哭笑不得。上课情绪和教学效果严重受影响,但又无可奈何。

    让人最不能容忍的是扫帚搭成的“帐篷”下面,总有蛐蛐在纵情高唱。其声音足以同我清脆的讲课声媲美。而且足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我生动的讲述中吸引到它们婉转的歌唱声中去。我在台上范读李白的将进酒。

    我读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蛐蛐也跟着应和:“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

    我读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蛐蛐也跟着和到:“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

    学生在下面窃笑、私语,乱成一锅粥。

    下午,课前五分钟学校要求学生唱歌。我突发奇想,干脆让全体同学与蛐蛐合唱。我让学生们用脚尖点地发出“踏—踏—踏”的声音和节奏,让他们双手拍巴掌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和节奏,让他们用拳头轻击桌面发出“咚咚—咚咚—咚”的声音和节奏,结果人发出什么节奏的声响蛐蛐就能叫出什么节奏的声音,而且越叫越带劲,以至于上课铃响了整个教室还安静不下来。学校领导知道后,批评了我:简直瞎胡闹。我说我在培养复合性人才,学生光会学习不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谐调性也很重要。领导说你的学生会学蛐蛐叫就是复合性人才了,我认为他们也有道理。后来要求学生只要上课铃一响坚决不许逗蛐蛐,蛐蛐大部分时候挺乖,上课不叫,下课了使劲的叫。但也有例外,时常有搅得老师们没法上课的时候。

    终于各科老师都来找我诉苦:你们班的课没法上了,蛐蛐叫唤的声音比我们讲课的声音还大,你让学生们是听我讲课,还是听蛐蛐唱歌呀。

    只有生物老师暗自高兴,因为他这几天正跟学生复习“昆虫的发声原理”呢,恰好“现身说法”但是,生物老师毕竟只占所有任课老师的六分之一,我知道对高三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太重要好了,于是决定打一场消灭蛐蛐的“人民战争”

    第二天清早来到学校,我先责怪学生每天打扫卫生为什么不把扫帚挪开清理一下,再狠命的掀开所有的扫把。不动不知道,一动下一跳。那里面居然有两只大的、三只小的蛐蛐到处乱窜,显然他们是一家人。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左右开弓,一脚两只,眨眼工夫一大三小四只蛐蛐命丧黄泉,另一只大的逃走。我刚把扫帚拿回原处,剩下的那只大的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很快逃进扫帚堆中。而且,马上就大声高叫起来:“蛐蛐蛐蛐”“蛐蛐蛐蛐”听声音好象在呼唤:“我的夫啊”“我的儿啊”我气极了,再一次扒开扫帚,想一脚揣死它。这时候学生们发话了:“老师,你太残忍了,您已经杀了它一家四口了,你就手下留情吧。再说,我们的生活也太需要歌唱了,有了它的伴唱,我们觉得死一般的高三生活有了生气”“我用两盘歌跟你们换蛐蛐,如何?”“老师,您太狠心了!”学生的话让我无言以对,我只好留下了那只孤独的蛐蛐,让它在教师的角落里凄惨的哀嚎。而且声音比先前更雄壮、更有穿透力了。

    两天后,我发现教室角落里蛐蛐的叫声变调了“蛐蛐蛐——”“蛐蛐蛐——”细听好象是“过来吧——”“过来吧——”而此时窗台外面的不远处有蛐蛐与它一唱一和:“蛐——”“蛐——”细听仿佛是“好——”“好——”的声音。看来有异性在像她示爱了。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她又将儿孙满堂。

    我真庆幸留下了它!我只不过嗓子累点,分贝提高点,就能给学生讲课。而蛐蛐们给学生们带来的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让这些可爱的生灵永远幸福的歌唱吧!

    这场“人蛐大战”我想我是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