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目的,就是要让二袁不和

猪猪霞1983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曹营粮草失火的消息,第二日就传开了。

    袁绍听说后,幸灾乐祸。

    之前被曹操坑了那么多的粮食,结果老天爷开眼!

    一把大火,全收回去了!

    痛快啊!

    袁绍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

    实在是之前被曹操欺负地狠了。

    同时,这也让袁绍解除了对曹操的戒心。

    没了粮草的部队,根本不足为虑。

    第三日, 一则重磅消息,自长安传来。

    王允和吕布密谋,杀害了董卓!

    董卓的部下,西凉李傕和郭汜,率军围困洛阳。

    吕布出逃,王允被李傕郭汜杀害!

    现在的朝廷,已经掌握在了李傕、郭汜的手里。

    消息传来,天下震惊。

    长安朝廷,名义上,虽然还是大汉中枢。

    但先是董卓,后是王允,再到李傕、郭汜乱政。

    数月之中,朝廷三度易手。

    大汉朝廷的威严,已大幅下滑。

    而董卓等人的做法,也提醒了各地诸侯。

    割据一方的时机,到了!

    如今,大汉分为了三大势力范围。

    第一,是西北部的长安朝廷,名义上的大汉政府,被李傕和郭汜掌控;

    第二,是东北部的十八路诸侯军,暗潮汹涌;

    第三,是南方四州,因尚未卷入战事,相对稳定。

    三大势力中,内部关系也非常复杂。

    比如,西北部朝廷中,李傕、郭汜貌合神离;

    “零零七” 东北部诸侯联军,又分南、北、中三派。

    南派,以袁术为中心;

    北派,以袁绍为中心;

    中派,为兖、青、徐、豫四小州,曹操和陶谦,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四州,成了二袁势力的缓冲地段。

    两人都想吃掉中间四州,进一步壮大实力。

    袁绍刚跟公孙瓒,干了一仗。

    于是袁术就暗暗联络公孙瓒,准备随时再跟袁绍干仗;

    袁绍也没闲着,秘密联络了荆州刘表,准备从背后搞袁术。

    上次公孙越被杀,引得公孙瓒兵法冀州。

    袁绍一直认为是袁术栽赃。

    所以,他一直憋着一口气,想找袁术的晦气。

    朝廷易主,各方势力,也在迅速调整。

    对此,徐然没有太多的惊讶。

    这本就是三国志记载的事。

    只是,他有些奇怪。

    没了貂蝉,王允是怎么施展的美人计?

    又是怎么与吕布达成的合作?

    但结果,终究没有改变。

    王允机关算计,最后仍不免落得身死下场。

    长安发生巨变。

    也是蔡琰写信来的原因。

    若非当初,徐然命貂蝉写的那封信。

    蔡琰听从徐然提醒,提前做了安排。

    恐怕蔡邕早就因得罪王允,而被杀了。

    蔡邕若死,蔡琰必将家破人亡。

    所以,听到董卓被杀身亡的消息后。

    蔡琰在第一时间,锁死了大门。

    并且,她啥都不干,寸步不离地跟着父亲。

    蔡邕数次想要去给董卓收尸,都被蔡琰死死地拦下了。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幸亏蔡邕没有出门!

    当天有大臣去给董卓收尸,结果被王允投入大牢,殴打致死。

    蔡邕事后,也冷静了下来。

    董卓虽对他有提拔之恩,但那也是在利用他的威望而已。

    董卓彻底掌控朝廷后,就将他丢到了一边。

    感念徐然的救命之恩。

    蔡琰豁出女儿家的矜持,写了一封信。

    如今,她收到了貂蝉的回信,心中无比欢喜。

    短短的一封信,她看了几十遍。

    早就能倒背如流了。

    貂蝉在信中劝她学习素女经,说公子会喜欢。

    为此,蔡琰偷偷藏了一本。

    与此同时。

    中央朝廷的变动,直接加速了青州黄巾军的暴动。

    青州黄巾军之乱,爆发!

    黄巾军迅速攻占了刺史府,青州刺史被杀。

    整个青州地区,成为了黄巾军的势力范围。

    兖州是距离青州最近的州。

    兖州刺史刘岱,认为扩张地盘的时机到了。

    于是亲率部队,围剿黄巾军。

    结果出了兖州,他才发现。

    青州黄巾军,竟有三十万之众!

    刘岱的两万兵马,犹如泥牛入海,被吃的干干净净。

    刘岱自己,也兵败被杀,闹了个笑话。

    收到消息后的徐然。

    让曹操第一时间集结了兵力,趁机拿下兖州,成为了兖州刺史。

    兖州诸郡,属曹操的东平郡实力最强。

    就算刘岱在时,都不一定打得过曹操。

    如今刘岱一死,其余诸郡都选择了推举曹操。

    吞并兖州后,曹操整编各郡兵,士卒扩编到了三万人。

    兖州刺史府中,曹操召集众人议事。

    今日的议题只有一个,就是:青州黄巾之乱。

    徐然说道:

    “咱们要做好去青州平乱的准备。”

    “文若,你要加快收粮了!”

    曹操大为吃惊。

    他本以为徐然屯粮,是预感青州之乱,要发一笔战争财。

    没想到,徐然居然是在为平乱青州而做准备!

    这让曹操有些哭笑不得。

    在他看来,无论如何,平乱青州的活,都落不到自己头上。

    各地诸侯都看得出来。

    虽然平乱青州有一定的危险。

    毕竟,刘岱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谁平定了青州之乱,谁就能占据青州。

    这是大家的共识。

    青州再小,也是大汉十三州之一。

    曹操不是不想去平乱,而是觉得这样的好事,轮不到自己。

    想到这,曹操不由苦笑道:

    “青州暴乱,朝廷不会亲自出兵镇压?”

    “即便朝廷不出兵,怕是也不会派我去。”

    “现在诸侯中,实力最强的是袁绍和袁术。”

    “就算要平乱,也是二袁中的一人,亦或是二人同去。”

    夏侯惇、曹仁等人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荀或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徐然摆摆手。

    “要平乱青州,非孟德不可!”

    曹操又惊又喜。

    “子玉,何以如此笃定?”

    荀彧、程昱等人也纷纷看向徐然。

    刚才两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只觉得曹操的分析在理,但又觉得哪里与有些不对。

    可一时半会儿,又说不上来。

    徐然神秘兮兮地笑道:“因为有一人在替李傕郭汜,出谋划策。”

    “谁?”众人齐声问道。

    “贾诩!”

    长安城。

    青州黄巾军暴乱的消息,传到了朝廷。

    要派谁去镇压暴乱,李傕和郭汜,争执不下。

    起初,两人想从长安发兵。

    后来一想,不能动用长安的兵马。

    如今,长安朝廷与关东诸侯对峙。

    双方实力相当。

    万一此次平乱不顺,或是朝廷实力被严重消耗。

    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关东联军?

    到时候,关东诸侯再组织一次会盟,那可怎么办?

    于是,两人将目光投向了一众诸侯。

    李傕想派袁术去;

    而郭汜想派袁绍去。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有人提议:“两位将军,何不请贾诩先生,前来商议?”

    李傕郭汜能入主长安,全都是贾诩的功劳。

    当初,两人一门心思地想要投降王允。

    是贾诩,为他们制定了反攻长安的计划,助两人反败为胜。

    所以,对于贾诩,两人都非常敬重。

    于是,忙差人去将贾诩请了来。

    其实,贾诩本不想管这事。

    为李傕、郭汜定计,反攻长安。

    贾诩也是为了保自己的命。

    毕竟,若是李傕、郭汜战败,自己也得跟着倒霉………

    其实,这段时间,贾诩已经开始谋划,悄悄离开长安了。

    但如今,他还在长安。

    为了长安的稳定,也为了自己的小命。

    贾诩,只得再次献策。

    简单听两人说了情况后,贾诩当即给出了结论:

    “袁绍和袁术,都不能去!”

    见两人不解,贾诩只好解释道:

    “虽然十八路诸侯军已解散,但仍是朝廷最大的威胁。”

    “如果东北方的众诸侯拧成一股绳,且只有袁绍一个盟主,那就可以直接威胁到长 安朝廷的统治!”

    “你们想想,董相国有吕布相助,尚且不敌联军。”

    “若是联军再次来犯,两位将军,可有把握退敌?”

    李傕、郭汜连连摇头。

    虽是武夫,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而且,现在的西凉铁骑,已远不如前。

    说白了,李傕、郭汜从西凉带来的这些士卒。

    那都是董卓挑剩下的。

    李傕不解地问道:“可这与派谁去镇压青州黄巾之乱,有什么关系?”

    郭汜也连连点头,表示没听明白。

    贾诩头痛不已。

    知道你俩是武将。

    但也不至于,连这点弯都转不过来吧?

    如此一来,更加剧了他要离开的念头。

    烂泥扶不上墙啊!

    无奈之下,贾诩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两位将军可知,当初袁氏兄弟逃出洛阳,为何董相国封袁术为后将军,却只封袁 绍为渤海太守吗?”

    见两人一脸懵逼,贾诩知道自己纯粹是脱裤子放屁。

    “其目的,就是要让二袁不和!”

    “现在来看,这个目的算是达到了。”

    “诸侯联军分成了南北两派:北派袁术、南派袁绍。”

    “两派的中间,是曹操等人。”

    “那么,是诸侯联军分裂,对朝廷有利呢?”

    “还是合并,对朝廷有力呢?”

    没等两人回答,贾诩直接给出了答案。

    “很显然,是分裂!”

    李傕、郭汜连连点头。

    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贾诩继续分析道:

    “所以,就不能派二袁中的任何一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