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香小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干爹最新章节!

    舒服了。”

    少棠“跟我为什么舒服”

    孟小北声音突然清亮,难得撒一小娇“你让我随便踹、自由地滚来滚去么你腿上毛多,毛茸茸的,蹭脚心特暖和么”

    少棠心情蓦地发软,忒喜欢这小坏样儿。

    他伸手揉一把小北的刺儿头,说“你要是住得不舒服,我给你找个房子住我有房子。”

    孟小北认了个有背景的干爹,他干爹竟然有空房

    第二十章 哼哈二将

    后来又过了俩星期,贺少棠再来孟家,军装裤兜里揣一把穿了绳的钥匙,直接挂孟小北脖子上,把孟小北铺盖卷扛走。

    那时的人心单纯善良,没有什么拐孩子的,互相非常信任。孟小北搬到离奶奶家只隔两站地的红庙一处楼房里。

    少棠说,这是他的房。

    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房子全部来自于国家分配,按一个人的工龄、年龄和结婚状况分房,年轻未婚的一般都没房。要么就是家里老辈人留下的房产,没有其他途径。

    小北问“干爹,你要结婚啦部队分你房子了”

    少棠解释“没有,我妈留给我的。”

    房子也是那种天花板很高的五十年代老楼房,屋里简洁干净,一个大衣柜,一张书桌,一张床。

    在后来数年里,直到他三姑出嫁、孟小北搬回奶奶家住,在这之前,他就一直住在这里。每天早上坐三站电车去上学,放学回奶奶家吃饭写作业,晚上再回少棠的房子睡觉。后来更方便了,少棠给他弄了一辆自行车。28车太高,坐上去脚丫子都够不到脚蹬子,就骑个26女车,每天飞车抄小路近道去上学,十分钟就到。

    就为了孟小北能有一处睡觉的窝,贺少棠是特意去了一趟总参大院,找他舅舅谈话,把屋子钥匙硬要过来。

    贺诚坐桌子对面,说“你住你们部队大院就行,为什么非要管老子要红庙房子的钥匙”

    少棠说“我有用,我给我大侄子住。”

    贺诚十分精明,而且有职业病“你大侄子是谁我怎么不知道我外甥有侄子,他资料照片拿给我看看,这个人我认识吗”

    少棠皱眉“您搞政审呢我侄子就是我儿子。”

    贺诚“”

    任是贺诚再缜密精明的脑子,一时半会儿也没弄清这里面的亲缘关系,这究竟是哪一号

    贺诚头个反应就是“少棠,你还没处对象呢吧你在岐山山沟里有人了你要是有对象了,对方政治背景可靠,你不用瞒着,老子现在就能给你做主,直接给你开一封介绍信。”

    少棠甩了甩头,也烦,皱眉否认,怎么是个人都把这事往歪处想了怎么都觉得孟小北那小子是他跟沟里哪个小相好的日出来的我们爷俩有这么像么。

    贺诚捏着烟蒂在烟灰缸里画“少棠,是这样那屋我安排了我的人住,经常进进出出,你弄个孩子进去不方便。”

    少棠“怎么不方便,你还把两间屋都给我占了我儿子就需要一张床。”

    贺诚“不方便,很重要的人。”

    少棠沉下脸,跟他舅丝毫不客气“这房子算谁的是不是我妈留给我的我去西沟没几年,我现在回来了,房我还留着结婚娶媳妇。您怎么个意思,这房现在易主了还是充公国家机关了”

    贺诚立即举双手放弃,老子又不是要财迷你一套房子,拿走拿走

    少棠拿到钥匙,扭头就走。

    贺诚摇头,让你妈惯得你没样了

    少棠一耸肩,嘴角浮出一丝耍赖的小表情,唇上的小黑痣清晰。这种表情孟小北都没见过,贺少棠也只在自家长辈面前这副德性。说到底,再大岁数的人,在长辈面前也要暴露孩子气,偶尔耍个熊脾气。

    临走,贺诚别有深意问了一句“那孩子,是对你这么重要的人”

    少棠点头“嗯。”

    相处得太深,真就当自己亲人似的。

    贺诚“这么宠着”

    少棠“是,我喜欢。不过也让我给惯得,快没样儿了”

    少棠那套房子也是两间屋,孟小北住大屋,小屋先后住过好几位二三十岁年轻叔叔,长得都差不多的寻常脸,打扮也是普通机关办事员的灰蓝制服,来去匆匆,对小北态度温柔和蔼,然而从不细聊或者表露身份。这些叔叔经常出差,常年不在家就将屋门紧锁。孟小北有时好奇,偷偷试图撬门,竟然没撬开,又想爬窗户从他这屋爬到隔壁,结果窗户也紧闭反锁拨不开,最终只得作罢。

    这还是少有的那么两回,咱小北爷爷想干个什么坏事,竟然没干成、失败了

    当然,后来他长大后从他干爹口中隐晦得知那些叔叔的真实身份,据说都是一群从来不穿军装的军人,从事隐秘战线,他干爹的舅舅手下的一群“特工叔叔”也难怪自个儿当初傻了吧唧去撬人家的门,没有得手

    此是后话。

    再说孟小北在北京念书的事儿。他虽然移民帝都,户口却移不过来。一个户籍制度,那年代卡死多少英雄好汉的前途出路,孟建民一家四口亦是如此,当初从北京大拨分配到岐山兵工厂,户口随之全部迁到陕西。孟小北来北京念书,属于插班借读生。

    他二年级插班到八里庄小学,家里每年为他缴纳八十元借读费,其中给学校五十,给区教育局三十。

    一开始是八十,后年逐年猛涨,到八十年代就已经几百块了。

    当时许多知青将孩子送回北京上海读书,学校就是控制外地借读生源。八十元不是小钱,孟建民在西沟那边儿每年节衣缩食给老大攒借读费学费生活费,再汇款过来。少棠得知后,说,咱俩一人出一半儿。

    小北爷爷奶奶一听不干了,这哪行呢,这我们家长房长孙,我们有抚养责任,再怎么说不能让你一个外人掏学费。

    少棠跟孟奶奶说“您把我当外人,那我以后不来看您了我一个外人我多不好意思进您家门。”

    孟奶奶可待见潇洒帅气的少棠了,着急地说“你在部队里攒个津贴不容易的留着娶媳妇买冰箱缝纫机大衣柜吧你”

    少棠笑得露出白牙“媳妇在哪,还忑么没见影儿呢,我每天吃住在队里,根本就没花钱地方,不给小北我就花到别地儿了”

    “孟建民是他亲爹,我是他干爹。我不能白让他喊我一声爹。”

    “再说,小北以后有出息了,发达了,让他以后再孝敬我、都还给我,想忘了我这茬儿都不成。”

    少棠当时这么说的。

    贺少棠所在的团调进北京,没下到军区野战部队里,而是重新整编组建起几个警卫连队,担任市内重要保卫任务。他们中队训练宿舍,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