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听政

一乌三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大唐:签到十天,被李二偷听心声最新章节!

    李世民长吸了口气,看向李宽笑道:“宽儿?你是否能担此重担?”

    李世民如今在朝堂上这一系列的骚操作,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把李宽推到了风头浪尖上。

    至于为何,怕是除了李世民,没有人知道。

    李宽抬起头,看着李世民严肃的神色,思绪万千。

    进入皇城,做一个闲散王爷,不去威胁任何人,也不去和人争锋。

    这是李宽的心愿。

    但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之后,李宽才算明白,就算是你不想争,你不想抢,但没有人会相信。

    他们总会把你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在那些人眼中都是威胁。

    所以在自己一进入朝堂的那一刻,就不可能存在善了这一说法。

    李世民将重担交给自己,李渊要自己领兵打仗。

    看起来似乎是在捧杀李宽,但若是经不起捧杀,又如何在这深宫里杀出来?

    现在的李宽想明白了。

    所以他抬起头,直视着李世民,一字一句极其郑重地说道:“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

    大殿内。

    两人稍微互相说了几句,李世民便说道:“礼部尚书,把氏族谱呈上来吧。”

    太上皇不上殿,所以李氏的氏族谱的增添就由李世民添笔了。

    因着之前宽儿遗失的缘故,氏族谱里是没有李宽的名字的。

    礼部尚书端着玉盘,缓缓自侧方走出,玉盘上摆着一副卷轴,以及笔墨。

    李世民将卷轴在案牍上展开,以毫尖沾了沾墨。

    笔走龙蛇,劲透纸张。

    李宽三个大字,跃然纸上。

    待李世民将笔放回玉盘,一旁的宦官本想将卷轴拿起,让在座的看清。

    却被李世民摆手打断,他亲自拿起卷轴,而后面向殿下,缓缓举了起来。

    在李承乾名字的前方,李宽,这新墨书写的三个大字,格外显眼。

    看着殿下一身正装的李宽,李世民稍稍有些动容。

    略微想了一下,李世民说道:“宽儿,你先退到一旁。”

    说罢,李世民便低下头,去案牍上拿起一本奏折,打开。

    李世民的意思是让李宽参与朝堂政事,但在李宽的理解中,却是叫他该干嘛干嘛的意思。

    朝堂上顿时响起了稀疏的交流声,带着惊讶,带着不解。

    李世民疑惑地抬起头,一打眼就看到要走出殿外的李宽。

    顿时被气笑了,大声呵斥道:“宽儿,你这是要做什么?”

    李宽将要迈出朝堂的脚停在半空,同样满是疑惑的表情,“父皇不是要我退下吗?”

    “儿臣遵照父皇的话,要退下啊。”

    李世民:“······”

    对于李宽的回答,李世民一时间无话可说。

    随行的宦官太监慌忙走到李宽近前,低声提醒道:“楚王爷,陛下的意思是让您在一旁听政,算是提前学习一下。”

    “哦。”李宽点了点头,拱手行礼对着李世民说道:“是儿臣不懂礼节,还请父皇责罚。”

    李世民气笑,抬起手点了点李宽,说道:“今日我就不说你了,改日朕就派人教你礼仪。”

    李宽闻言赶忙立在一旁。

    接下来,无外乎是处理一些日常政务。

    大多是一些间接吹捧李世民的奏折,又或是哪儿哪儿又发生什么事。

    都是些琐事。

    着实是没什么大事。

    听得李宽也是昏昏欲睡。

    其实古代的朝堂日常就是如此,并没有后世想象中那样,每天都是大事发生。

    经过漫长的折磨之后,李宽以为自己将要得到解脱时。

    宦官又提醒李宽,要跟着他去先后拜见长孙皇后,太上皇,各位王爷,皇妃···

    一系列的名字,听得李宽头都大了。

    ——

    朝堂散去后,李世民并未离去,还有一些事务需要批注。

    待到李世民自朝堂处理完政务下来之后,去了长孙皇后所在的立政殿。

    后宫不参政,所以在朝政开始前,长孙皇后便离开了朝堂。

    李世民来到立政殿时,长孙皇后正在与李宽谈话,见到李世民到来,两人赶忙起身行礼。

    “宽儿。”李世民缓缓坐在案牍后,接过茶盏,笑眯眯道:“你是不是很疑惑朕为何要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你?”

    李宽笑着摇了摇头,“儿臣不懂。”

    “但父皇所做,定有父皇的打算。”

    李世民盯着李宽的脸,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你要长大了。”

    说罢,李世民便挥了挥手道:“去见见你皇爷爷吧,接下来还有许多人要见。”

    长孙皇后原本还想多与李宽待一会儿,但听到陛下如此说,猜到大概是有事要与自己商议。

    李宽自然也想到了,起身行礼后,便跟着引路宦官离去。

    “观音婢,你是不是想问朕,为何要将宽儿推上去?”李世民抿了口茶,笑着问道。

    长孙皇后略作犹豫后,点点头道:“臣妾没有陛下高瞻远瞩,只觉得现在还太早了。”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气道:“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现在朕却觉得,有些事不是藏着掖着就能护住周全的。”

    “现在你我还健在,宽儿能无忧无虑。”

    “但倘若有一天,你我突然不在了,宽儿身边再无一人,又有谁能护他周全?”

    长孙皇后低着头,轻轻咬了咬朱唇,道:“可这样,乾儿又···”

    话没有说完。

    这本就是一个无法做出选择的问题。

    宽儿,乾儿。

    都是皇帝的亲生骨肉。

    如此帮扶宽儿,那么乾儿又该何去何从?

    ……

    距离李宽成婚的日子还有一日。

    一大清早,李宽便被方小商唤醒,洗漱吃食过后,便是繁琐且冗长的礼仪说教时间。

    或许是因为昨日李宽在殿上的表现却是不妥,所以今日一早,宫里便派人过来,专门教李宽学习礼仪。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段漫长的时间,已是接近晌午。

    李宽甚至都没心情在府内吃饭,找了个借口,便出门去了。

    换上一身轻装,李宽这才觉得舒服不少,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迈着六亲不认的步子。

    临出门时,还特意把小四宝喊上了。

    出门可不得带个可爱的小丫鬟,这才能彰显自己王爷的气质吗?!

    但也不知这天还寒着的时候,为何要拿着把折扇。

    经过文武斗那件事后,李宽的形象已被大多数人认得,再加上李宽也从不端着架子。

    在百姓中,但是落得好感。

    一路上,有不少百姓主动见礼于李宽,叫他有些受宠若惊。

    “皇子殿下,您匆匆忙忙的是要去哪儿啊?”

    一道声音突然传来,带着自来熟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