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馆

dhuier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dhuier文集最新章节!

    入夏以来,中午常到楼下小面馆去吃炸酱面。这个小面馆店面不大,但很干净,室内的陈设也很有风格。原色的木质桌椅,紧贴着面馆的两墙陈列过去,狭长的纵伸。招牌为西北风味拉面,所以墙上刻意地装裱着一长幅黄土高原的图画。画面苍凉,一个老农正赶着几只羊,一手叉在腰间,一手搭在额上,仿佛在看着远处那微薄的绿色。另一面墙上挂着几串仿真的红辣椒,还有面食的种类及价格,漂亮的隶书体,读来不禁让人多留连几眼。

    这里食客也多,若是正值中午,附近学校的学生蜂拥而至,生意很是红火。两位服务员穿梭于这些大声的学生们中间,肉面水饺按需所至,动作麻利,笑意盈盈。这两个小姑娘身着一样的兰花染布连衣工作裙,脸儿红扑扑的,仿佛西北风吹出的一般。另外一个主要食客群体便是不远处一家国企的员工,通常是三四个人一起来,要上几碟小菜,或是埋头吃面,或是插科打诨地开着玩笑。

    我通常是早一点或是晚一点来,因为我不大喜欢太多人的吵闹,来了便要一碗炸酱面,每次都强调要少放酱,多放点黄瓜丝,闷头自己吃起来。那面做得也是好,青餈蓝花碗里装上粗细均匀的细面,面条竟有些晶莹润泽,上面浇一些用瘦肉丁炸好的面酱,再配上绿绿的黄瓜条,看上去就很有胃口。我吃饭很快,完全没有淑女的风范,一碗面一会儿便从碗里钻到肚子里。

    有一次吃过了面,没有付钱便向外走,走至门口忽然想起来,便折回身来交钱,很报歉的样子。那老板娘也只宽厚地笑着说没什么没什么,于是便有些熟识起来。后来每天一进门,那小服务员便征求地问“还是炸酱面?”得到肯定后,便冲着那传面的橱窗喊“一碗炸酱面,少放酱,多放黄瓜丝——”那声音脆生生,夹有西北女子的豪爽,还宛若夹着秦腔的味道。

    来这小面馆的次数多了,便知道了一些有关面馆的一些事儿。这家小面馆的主人是西北人,当时他们所在的大山深处实在是太苦了,靠天维持着生计,连吃水都很困难。年青的夫妇俩便携手出来,落脚于这个城市。然举目无亲,只有一个老乡在这边的建筑工地做活儿。于是他们经老乡说情,每天可以睡在工棚,白天夫妇俩便在路边支一个炒焖子和拌凉皮的小摊,来供人们尝尝西北风味的吃食。还别说,由于他们做的这些东西真的有那么点儿西北特色,路过的人偶尔吃上一碗,便给他们带来了生活并继续留下来的勇气。但当时由于是“游击做战”也就是说因为没有各种证件,总是受到综合执法人员的抓撵,一次竟将他们临时的车摊给砸了。一度他们想回家了,可是一想到那喝水还要等雨的日子,真的难以回头。咬咬牙又重起炉灶,在老乡那儿借了点儿钱,办了一应证件,每天早夜市支起个摊棚,就这样坚持下来,并渐渐让这小本生意红火了起来。

    如今这西北风味面馆已成了本城的链锁店,一并的风格,一并的兴隆。夫妇俩都做上了老板,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高中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工作之余又去学了个管理专业的大学课程。而老板娘则常常开着车在各个店面之间晴蜓点水似的照料着事务。

    他们在城市里找到了位置并立住了脚,仍忘不了黄土高原深处的乡亲们。深知那里的苦楚,那里的落后,为了让自己的家乡有一些改变,他们将家乡的年青人召了来到店里做事,一来自己放心,二来让年青人看看外面的世界,带给黄土深处一些清新的气息,带去一丝绿色的希望。

    于是我终读懂了墙上那幅画的渊源,读懂了其中的深意。那是苦苦跋涉后的暂歇,是对黄土地沉深的眷恋,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那憧憬里又蕴着沉甸甸的期望。

    渐渐我再来这里吃面,好象不光为了添饱肚子,还为着感受小面馆那种越来越生隆的气息,那种带给人一种希望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