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也说王实味》补充点资料

答案随着枫叶飘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作客小说网 www.zkxsw.com,最快更新答案随着枫叶飘文集最新章节!

    近日读到华夫脱先生的也说王实味(11月1日杂文报),文末华先生“求教方家”:“通过这场运动(指‘抢救运动’)到底有多少同志、哪些同志的思想获得了解放,他们获得了一种什么意义上或什么性质的解放呢?”我不是方家,无甚高见,只想抄几段书与华先生共享。

    第一本是韦君宜的思痛录。第一章“抢救运动”详细记录了韦先生经历的几桩荒唐事,包括被迫“劝”丈夫自认是“特务”韦先生还提及,当时蒋管区谣传吴伯箫挨整致死,竟开起了“追悼会”为澄清真相,吴发表了义正词严的反驳性声明。后来我从另一些资料里了解,吴不但是陕甘宁教育厅“抢”出的首个“特务”且是轰动一时的“坦白明星”至于“追悼会”闹剧“追悼”对象共计二十八位文化名人,他们都予以了驳斥,以吴的最为著名。吴发自肺腑地自称“活得很好,很好”(高浦棠、曾鹿平吴伯箫:在抢救运动中,载记忆第1辑)

    第二本是张毓茂的跋涉者--萧军。书中说“缺乏清醒认识的”萧军曾自恃同领导人的交情,为王实味求情,还在批王大会上高喊:“让他(指王实味)说嘛,为什么不让他说话!”这可捅了篓子,没几天上面派来四名代表,指责萧军破坏批判大会,惹得倔脾气的萧军大怒华先生说“丁玲以狠批王实味的方式向领导人表示归顺与投诚”那么对“同情王实味”的萧军,也自然是上纲上线,火药味之浓烈,令人咋舌。总之,萧军从此背上沉重的政治包袱,并于1948年的“文化报事件”中“新账老账一齐算”

    第三本是郭小川1957年日记,该书收入了陈徒手的长文郭小川: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顺便补一句,前去指责萧军的四个人中,就有郭小川。作为“抢救运动”的亲历者,陈徒手写道,郭小川得出了两个至死不忘的教训:相信群众,相信党的绝对正确。即便如此,林默涵对他的总体评价仍耐人寻味:“有自由主义,党性一般。”

    第四本是张景超的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该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949年之后的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里的表现,似乎与华先生的问题无关。不过,张先生深入剖析了丁玲、艾青、何其芳、周扬等人的作为和品格,而他们又是当初判王实味的积极分子,因此观察一番他们整人和挨整史,以及思想改造施加给他们的深刻影响,是能引起一些思索的。

    可抄的书还有很多,篇幅所限恕不一一列举。最后抄一首韦君宜先生的七律:“小院徐行曳破衫,风回犹似旧罗纨。十年豪气凭谁尽,补罅文章付笑谈。自忏误吾唯识字,何似当初学纺棉。隙院月明光似水,不知身在几何年。”后生小子居然班门弄斧掉书袋,真该掌嘴了。